2023年以來(lai),供需失衡導致市場大部分(fen)高價位化工(gong)大宗跌勢明顯,且由于云(yun)南限電(dian)影響(xiang)輻(fu)射四川(chuan)、湖南、兩廣等地(di)區,生(sheng)產受限,多家化企也“被迫”提前進行(xing)例行(xing)檢修。
據廣化君監測,第一季度化工大宗榜漲跌榜持平,58種化工大(da)宗上(shang)漲(zhang),51種化工大宗下(xia)跌。其(qi)中,下跌的化工大宗中,不僅有此(ci)前瘋(feng)魔暴漲的碳酸鋰(-52.26%)、磷酸鐵鋰(-33.73%)、氫氧化鋰(-30.205),還(huan)有燒堿(-26.77%)、片堿(-25.09%)、電石(-15.77%)、環氧樹脂(-8.21%)等熱(re)門化工品。

福建(jian)金(jin)綸滌綸短纖裝置計劃于(yu)2月停(ting)車(che)檢修,計劃檢修30天左右,涉及產能20萬噸; 盛玉化工、山東萬達共計13萬噸/年順丁橡膠裝置2月繼續停車檢修,順丁橡膠產量損失預估(gu)在10800噸左右,裝置重啟時間待定; 揚子石化、李長榮共計15萬噸/年丁苯橡膠裝置計劃在3月下旬停車檢修、揚子石化計劃停車50天左右; 浙石化一期、富海一期、福海創、烏魯木齊石化、中海油惠州等PTA裝置都計劃二季度檢修,檢修時長在1個月以上; 揚子巴斯夫34萬噸乙二醇裝置計劃3月底停車檢修,預計一(yi)個(ge)月左右; 恒力石化90萬噸乙二醇裝置計劃4月檢修,時(shi)長預計(ji)一個月左右; 新杭能源40萬噸乙二醇裝置因催化劑更換降負至5成運行,計劃半個月左右; 榮信化工40萬噸乙二醇裝置原計劃3月底的檢修計劃提前至3月(yue)15日例行(xing)年度(du)檢(jian)修; 科威特53萬噸乙二醇裝置計劃3月份停車檢修,預計3周左右; 加拿大合計123萬噸乙二醇裝置計劃4月底輪檢短修; 江蘇斯爾邦80萬噸/年甲醇裝置全線停車檢修,恢復時間待定; 吉林康奈爾30萬噸/年甲醇裝置檢修,重啟日期未定; 陜西融和6萬噸/年BDO裝置負荷7成附近,3月初檢修15天,對外暫不報價; 藍山屯河一套BDO裝置計劃于3月22日停車更換催化劑,另一套BDO裝置計劃(hua)4月6日停車更換催化劑,時長各7-10天; 東營華泰、廣西錦億共計46萬噸/年甲烷氯化物裝置于2月中旬陸續停車; 江蘇海力兩套己二酸裝置仍在停車檢修,涉及產(chan)能30萬噸(dun); 巴陵石化雙氧水裝置年產能26萬噸,2月20日起停車檢修,預計半個月,配套己內酰胺裝(zhuang)置降負荷(he)至5成,部分(fen)外購(gou)。 除(chu)市場(chang)因素外,沙塵暴、洪水(shui)等惡(e)劣天(tian)氣來襲,多(duo)省市再度拉響重(zhong)污染防治預警及汛期預警。北京、天津(jin)、保定(ding)、張家口、滄(cang)州、大同、呼(hu)和浩特、包頭、齊齊哈爾、榆林、蘭(lan)州、西寧、銀川等60余城空氣質量達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 其中,山西、山東、河北、湖北、內蒙等多個北方化工重省發布風險預警,要求停止舉辦戶外活動、戶外作業,減少涂料、油漆、溶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材料及產品的使用,限制國四及以下的大宗原料和產品運輸車輛運輸,或(huo)再度造成30%企業停車。 據不完全統計,重污染使寧夏英力特、鎮海煉化等多家大型化工企業提前進入檢修,多個細分領域供應將出現斷崖下行。 市場(chang)是否真的“虧(kui)損嚴重”?相信身處化(hua)工的各位都心中有數。 在上下游均出現產能持續縮減的(de)情(qing)況(kuang)下,停工、停產、封單、不保價(jia)將(jiang)成為(wei)市(shi)場常態,且今年擴內需、穩(wen)增長是經濟發展主基調,第一季度雖未完(wan)全改善市(shi)場供需失衡的(de)狀(zhuang)態,但整體(ti)走勢處(chu)于維穩(wen)樂觀(guan)。預計本季度末(mo)檢(jian)修提前增加,短期(qi)內將(jiang)去除部分庫存(cun),拉動原料(liao)上行。 而鑒于全球經濟下行以及經濟恢復較緩的影響,預計二季度仍會以以按需采購、按需生產為主,二季度(du)化工市(shi)場(chang)需持續關注(zhu)下游需(xu)求情況。 來源:廣州化工交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