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企業款項不僅影(ying)響資金流動(dong)性,甚至(zhi)關系到企業的(de)生死存亡。
疫情(qing)后,以為(wei)日子好點了(le)(le),沒想到更(geng)多企(qi)業挺不過來了(le)(le)。
該結的賬趕緊(jin)結了(le)!該還(huan)(huan)的欠款趕緊(jin)還(huan)(huan)了(le)!
工信部:開展清理拖欠賬款專項行動!
近日,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機構。
民營(ying)經(jing)濟發(fa)展(zhan)局(ju)的(de)主(zhu)要職責(ze):跟蹤(zong)了解和分析研判民營(ying)經(jing)濟發(fa)展(zhan)狀況,統籌協調(diao)(diao)、組織擬(ni)訂促(cu)進民營(ying)經(jing)濟發(fa)展(zhan)的(de)政策(ce)(ce)措(cuo)施(shi),擬(ni)訂促(cu)進民間投資發(fa)展(zhan)政策(ce)(ce)。建立(li)與民營(ying)企業的(de)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協調(diao)(diao)解決民營(ying)經(jing)濟發(fa)展(zhan)重大問題,協調(diao)(diao)支持(chi)民營(ying)經(jing)濟提(ti)升國際競爭力。
同日新聞(wen)發布會上,工信部強調接(jie)下來的工作重(zhong)心為:
——將開展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綜合督查
促進民(min)營中(zhong)小(xiao)微企業發展,工信部接(jie)下(xia)來的重(zhong)點(dian)工作有(you),
一是狠抓政策落實,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開展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綜合督查,督促惠企政策落地見效。
二是健全服務體系,建設全國一體化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形成政策直享、訴求直辦、服務直達的服務模式。新培育100家左右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三是舉辦中德中小企業交流合作大會、第12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等活動,幫助中小微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四是組織開展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緩解(jie)中小(xiao)微企業資金壓力。
五是深入開展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第三方評估,不斷優化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
而就在前不久(jiu),財政部也把“拖欠賬款”列為重點監管對象。
8月24日,財務(wu)部發布通知從落(luo)(luo)實落(luo)(luo)細(xi)減稅降費政策(ce)(ce)、強化(hua)財政金融(rong)政策(ce)(ce)協同(tong)、發(fa)揮財政資金引導作(zuo)用等方面(mian),要求各地區(qu)要加大工作(zuo)力度,不折不扣(kou)落(luo)(luo)實支持中小企(qi)業發(fa)展的各項財稅政策(ce)(ce),為推動(dong)中小企(qi)業高質量發(fa)展提供有力保(bao)障。通知強調,將政府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納入日常監管。
其中(zhong)提及:
保障中小企業賬款及時支(zhi)付。要按照項目進度和預算安排撥付項目建設資金,保障項目單位及時支付中小企業賬款。落實建設工程價款結算辦法,將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建設工程進度款最低支付比例由60%提高至(zhi)80%,鼓勵有條件的項目推行施工過程結算。健全防范新增拖欠賬款的長效機制,嚴格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嚴防歧義合同、“開口合同”,將政府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納入日常監管,形成有力約束。
行業困境:應收賬款“滾雪球”!
實際上,目前我們行業應收賬(zhang)款(kuan)也在(zai)增長,但由于這(zhe)幾年(nian)的特(te)殊(shu)的環境(jing),大家都懂,這(zhe)些(xie)應收賬(zhang)款(kuan),指(zhi)不定哪(na)天就成(cheng)了(le)壞賬(zhang)。
現金流對一個企業是至關重要的,應收賬款就是企業的命。就(jiu)拿化工行業(ye)的其(qi)中一(yi)個終端(duan)環(huan)保(bao)產(chan)業(ye)來說,應收賬款高企已經成為環保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
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曾經做過一項調查,70%被調查企業存在或出現過被拖欠款的情況,當中僅有1.92%的企業追討完成,其余69.23%的企業目前仍在追討欠款中。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的3年間,參與調查的環保企業與企業客戶簽訂合同數量為16952個,合同總額為589393.3萬元,其中被拖欠款合同數和被拖欠金額占比分別為23.53%和7.4%。拖欠款主要是政府部(bu)門,占比高達55.77%;其余為包括國企、央企及私企在內的企業客戶,占比達44.23%。
款項拖欠問題不僅僅存在廣東一地。環保行業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政府及國企,特別是當前地方財政支付能力減弱,再加上財政資金內部審批程序和落實時間較長,環保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的回款周期被拉長,面臨難以收回的風險。
以瀚藍環境(jing)(jing)為例,2022年(nian),瀚藍環境(jing)(jing)應(ying)(ying)收賬(zhang)款(kuan)(kuan)約29.56億元(yuan),分別(bie)由(you)政府客戶(hu)(占(zhan)(zhan)比(bi)63.97%)、電網客戶(hu)(占(zhan)(zhan)比(bi)3.99%)、可再(zai)生能源補貼(占(zhan)(zhan)比(bi)21.24%)、一(yi)(yi)般客戶(hu)及其(qi)(qi)他(ta)客戶(hu)組合而(er)成,其(qi)(qi)中1.74億元(yuan)的(de)(de)應(ying)(ying)收賬(zhang)款(kuan)(kuan)被計提(ti)了壞賬(zhang)準備,截至2022年(nian)底,他(ta)們的(de)(de)應(ying)(ying)收賬(zhang)款(kuan)(kuan)余額為27.81億元(yuan),而(er)這(zhe)一(yi)(yi)數字在2021年(nian)則(ze)是(shi)17.31億元(yuan)。也就(jiu)(jiu)是(shi)說,瀚藍環境(jing)(jing)一(yi)(yi)年(nian)應(ying)(ying)收賬(zhang)款(kuan)(kuan)就(jiu)(jiu)增加了10億多(duo)元(yuan)。
東方園林同樣在2022年年度報告中寫道:“公司傳統業務的投資方是地方政府,雖然地方政府信用等級較高,但應收賬款回收效率不可避免地受到地方政府財政預算、資金狀況、地方政府債務水平等的影響,存在因結算延期導致收款延遲的風險。”
國務院:嚴抓欠款!不得變相延長付款期限!
關于欠款問題,這(zhe)幾年國(guo)家一直高度重視。
早(zao)在2020年(nian),國務院就出臺了相關政策:貨款不得(de)超(chao)過60天!

《條例》共(gong)29條,主要包括三(san)個(ge)方(fang)面內容。一(yi)是規范合同訂立及資金(jin)保障(zhang),加強(qiang)(qiang)賬(zhang)款(kuan)支付(fu)源頭治理(li)。二是規范支付(fu)行為(wei),防范賬(zhang)款(kuan)拖欠。三(san)是加強(qiang)(qiang)信用(yong)監督(du)和服務(wu)保障(zhang)。
條例規定,不得以負責人變更(geng)、等待驗收、決(jue)算審計(ji)等為由拒絕(jue)或(huo)遲(chi)延支付,并建(jian)立支付信息(xi)披露制(zhi)度。條(tiao)例還設定(ding)了違約拖欠投訴處(chu)理、失信懲戒、處(chu)分追責等條(tiao)款。
條例中的重要內容
整理了條(tiao)例(li)中(zhong)的(de)幾(ji)個重(zhong)點內(nei)容(rong)如下:
第六條 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不得要求中小企業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方式、條件和違約責任等交易條件,不得違約拖欠中小企業的貨物、工程、服務款項。
第七條 機關、事(shi)業單位使用財政資金從中小企(qi)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ying)當嚴(yan)格按照批準的預算(suan)執行,不得無預算(suan)、超預算(suan)開展采購。
政府投資(zi)項目所需(xu)資(zi)金(jin)應當按照國(guo)家有關規(gui)定確保落實到位(wei),不得(de)由施工單位(wei)墊資(zi)建設(she)。
第八條 機關、事業單位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30日內支付款項;合同另有約定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0日。
第十(shi)條(tiao) 機(ji)關、事業單位和大(da)型(xing)企(qi)業使用商業匯(hui)票(piao)等非現金(jin)支付(fu)方式支付(fu)中小企(qi)業款項的(de),應(ying)當在合同中作出明確、合理約定(ding),不得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等非現金支付方式,不得利用商業匯票等非現金支付方式變相延長付款期限。
第十三(san)條 機關、事業(ye)單位(wei)和大型企(qi)業(ye)不(bu)得(de)以法(fa)定代(dai)表人或(huo)者(zhe)主要負(fu)責人變更,履行內部付款流程,或(huo)者(zhe)在(zai)合同未作約定的情(qing)況下(xia)以等待(dai)竣工驗收批復、決算審計等為由,拒絕或(huo)者(zhe)遲延支付中小企(qi)業(ye)款項。
第十四(si)條(tiao) 中小企業以應收賬款擔保融資的,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應當自中小企業提出確權請求之日起30日內確認債權債務關系,支持中小企業融資。
第十五條 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遲延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應當支付逾期利息。雙方對逾期利息的利率有約定的,約定利率不得低于合同訂立時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未作約定的,按照每日利率萬分之五支付逾期利息。
第十七條 機關(guan)、事業單(dan)位和大型企業不履行及(ji)時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義務,情節嚴重的,受理投訴部門可以依法依規將其失信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并將相關涉企信息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依法實施失信懲戒。
何時中小企業討要賬款才能不再犯難?!
盡管國家出來了一系列政策,做了一系列行動,但一些地方政府和大型企業憑借其“市場地位”優勢,繼續以各種理由拖欠中小企業款項。這就導致了中小企業既希望能(neng)接到(dao)政府、大企業的訂單,卻(que)又因為沒有話語(yu)權而無法及時收到(dao)賬(zhang)款。而一旦拖欠款項,輕則令企(qi)業(ye)(ye)資金周轉(zhuan)不(bu)暢,嚴重(zhong)者(zhe)甚至會(hui)危及(ji)中小企(qi)業(ye)(ye)生存(cun)。而作為吸(xi)納(na)社會(hui)就(jiu)業(ye)(ye)非(fei)常廣泛(fan)的市場主體(ti),一旦中小企(qi)業(ye)(ye)生存(cun)困難,也就(jiu)意味著無數(shu)普通打(da)工(gong)者(zhe)可能陷入(ru)生存(cun)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