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門聯合發布!燃油車限購政策或被終結?
時(shi)間:2023-09-15 10:05:41 來源:創始人
點擊:0次
近日,有傳言稱,工業和信息化部(bu)(bu)等(deng)七部(bu)(bu)門聯(lian)合發布通知,從2023年(nian)9月7日起,全國范圍內將不再設置或實施任何形式的燃油汽車限購政策,涵蓋個人、企業和公(gong)共機(ji)構等各大購買主(zhu)體(ti)。不(bu)過,全面(mian)取消燃油(you)汽車(che)限(xian)購的傳言并不(bu)正(zheng)確,是對當前提振汽車(che)消費政策的誤(wu)解。
汽車產業是塑料行業的重要下游之一。《汽(qi)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的落(luo)地,會對上(shang)游塑料等原(yuan)料市場產生關聯性影響:
1.隨著政策利(li)好(hao)帶來(lai)的銷(xiao)量(liang)提升和充(chong)電基礎設施建(jian)設的不斷完(wan)善(shan),汽車塑料原材料的需求將實現增長;
2.產品供給(gei)質量(liang)水平(ping)的(de)進(jin)步(bu)與(yu)提高,會(hui)要求(qiu)零部件(jian)和汽車主機(ji)廠進(jin)行協調創新,進(jin)而對(dui)汽車塑料原材(cai)料的(de)質量(liang)水平(ping)和創新性有著更(geng)進(jin)一步(bu)的(de)要求(qiu);
3.推動形成互相認可的碳(tan)排(pai)放、碳(tan)足(zu)跡核算體系,會倒(dao)逼汽車塑料(liao)零部件企(qi)業從原材料(liao)、生產環節、運輸、使(shi)用和回(hui)收各環節去進行減排(pai)低碳(tan),以滿足(zu)本國的法律(lv)法規(gui)要求和歐美國家的貿易規(gui)則。
以下是可能受到較大(da)影響的塑料品類:
1.工程塑料:包括ABS、PC、PA、PA66等,它們(men)在汽車(che)上的(de)應用包括儀表板、內飾件(jian)、車(che)燈罩等,還有(you)汽車(che)充電(dian)樁和充電(dian)槍的(de)的(de)外(wai)殼(ke)。
2.特種塑料:包括(kuo)PEEK、PPS等(deng),它們因(yin)為其優(you)異的性(xing)能在汽(qi)車(che)零部件如傳動系統、剎車(che)系統等(deng)中(zhong)有廣泛的應用。
3.阻燃塑料:在電動汽車的電池(chi)管理系統、電機等部位,需要(yao)使(shi)用到阻燃塑料(liao)。
除(chu)了上述塑料品種外,輕量化的(de)趨勢要求電(dian)池逐(zhu)步減重,而減重最直接的(de)辦法就是使用改性(xing)塑料。
對(dui)于塑料生產(chan)(chan)商來說,需要關注政(zheng)策動向以及汽車市場(chang)的變化,做(zuo)好(hao)市場(chang)預測(ce),合理安排生產(chan)(chan)計劃。
近(jin)日(ri),工(gong)(gong)(gong)業和信息化(hua)部(bu)、財政部(bu)、交通和運輸部(bu)等(deng)七(qi)部(bu)門聯合(he)印發《汽車(che)行業穩(wen)增長工(gong)(gong)(gong)作(zuo)方案(2023—2024年)》(以下簡稱“《工(gong)(gong)(gong)作(zuo)方案》”)。《工(gong)(gong)(gong)作(zuo)方案》中提(ti)出2023-2024年主(zhu)要工(gong)(gong)(gong)作(zuo)目標,以及七(qi)項主(zhu)要工(gong)(gong)(gong)作(zuo)舉措。《工作方案》提(ti)出,2023年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27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9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0%;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左右。2024年,汽車(che)行(xing)業運行(xing)保(bao)持在合理(li)區間,產業發(fa)展(zhan)質量效益進一步(bu)提升。《工作方案》提出(chu)七項主要工作,分別為:支(zhi)持擴大新(xin)能源汽車(che)(che)消(xiao)費、穩(wen)定燃油汽車(che)(che)消(xiao)費、推(tui)動汽車(che)(che)出(chu)口提質(zhi)增效、促進老舊汽車(che)(che)報廢、更(geng)新(xin)和二手車(che)(che)消(xiao)費、提升產(chan)品供給質(zhi)量水平、保(bao)障產(chan)業(ye)鏈(lian)供應(ying)鏈(lian)穩(wen)定暢通、完善基(ji)礎設(she)施建設(she)與運營。(一)支持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落實好現有新能源汽車車船稅、車輛購置稅等優惠政策,抓好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工作,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加快城市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研究探索推廣區域貨運重卡零排放試點,進一步提升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水平。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鼓勵企業開發更多先進適用車型,充分挖掘農村地區消費潛力。鼓勵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深度融合發展。深入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示范,穩步提升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二)穩定燃油汽車消費。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鼓勵實施汽車限購地區在2022年購車指標基礎上增加一定數量購車指標,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加強產業發展監測與市場動態評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下研究制定相關支持政策,消除地方保護行為,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鼓勵企業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積極探索混合動力、低碳燃料等技術路線,促進燃油汽車市場平穩發展。鼓勵企業加大高端化、定制化的房車、皮卡等產品供給,深挖細分市場消費潛力。(三)推動汽車出口提質增效。鼓勵汽車企業加快研發和生產面向國際市場的汽車產品,建立和完善國際營銷服務體系,加強與航運企業、國內外金融機構合作,鞏固擴大重點國家和地區市場汽車出口,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新興市場開拓力度,培育汽車出口優勢。指導行業機構組建汽車企業國際化發展創新聯盟,促進企業之間實現信息資源、網絡渠道等共建共享。研究建設海外政策、法規、標準等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推動與主要出口目的國檢測認證標準的統一。加強與重點國家和地區的全產業鏈低碳發展合作,推動形成互相認可的碳排放、碳足跡核算體系,為汽車企業海外發展創造更好環境。(四)促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和二手車消費。鼓勵地方綜合運用經濟、技術等手段推動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乘用車、違規非標商用車淘汰報廢,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加快老舊車輛淘汰更新。推動完善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暢通報廢回收利用渠道。支持二手車流通規模化發展,各地嚴格落實全面取消對符合國五排放標準小型非運營二手車的遷入限制,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和企業跨區域經營。(五)提升產品供給質量水平。支持開展車用芯片、固態電池、操作系統、高精度傳感器等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優化完善汽車技術標準和汽車產品質量認證供給體系,引導企業通過提高汽車產品安全技術水平、降低傳統燃油汽車油耗、提高新能源汽車低溫適應性能等,持續提升汽車產品質量,讓消費者放心購買、安心使用。引導企業加快5G信息通信、車路協同、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創新應用,開發更多適合消費者的服務功能,持續提升駕乘體驗,催生更多購買需求。(六)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發揮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作用,引導上下游企業加強供需對接和深度合作,形成戰略聯盟、簽訂長單、技術合作等長效機制穩定供給。組織開展大企業“發榜”中小企業“揭榜”工作,推動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合力。組織開展“1+N”制造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建立健全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監測評估公共服務平臺,動態監測鏈上企業供應變化趨勢,及早識別供應鏈安全風險。(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落實《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優化配套環境。鼓勵各地科學預測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做好城市及周邊縣鄉村公共充電網絡布局規劃,推動充電設施布局建設、配套電網擴容改造有序開展。鼓勵大功率充電、智能有序充電、“光儲充放”一體站等新技術推廣應用,提升充電服務保障能力。引導地方對高速公路、鄉鎮等保障型充電基礎設施的補貼支持,加大行業扶持力度。鼓勵地方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中遠途、中重型燃料電池商用車示范應用。
來源:廣州(zhou)化(hua)工(gong)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