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4日中午12點,日本核污水排海正式開始。據日本共同社的消息,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約有134萬噸,2023年度將把約3.12萬噸核污染水分4次排放,每次約排放7800噸。
而根據該計劃,排海時間至少持續30年。
此前,清(qing)華大(da)學就(jiu)污(wu)水排放做(zuo)了核廢水在太平(ping)洋擴散機理(li)的實驗(yan),其中(zhong)宏觀(guan)模擬結果(guo)表明,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就會到達我國沿岸海域,1200天后將到達北美沿岸并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同時,據德(de)國海(hai)洋研究(jiu)(jiu)機構研究(jiu)(jiu)也表明(ming),自排(pai)海(hai)之日(ri)起相關放射性物質在(zai)57天內(nei)即可擴散至(zhi)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
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大氣循環有可能將核污染水蒸發到云層,再化作雨水灑遍地球每個角落,潛在的危害難以估量!
人人都知道核輻射的可怕,但究(jiu)竟可怕在哪?我們先來(lai)看看核污(wu)水(shui)排放后都會帶(dai)來(lai)哪些危(wei)害:
當然,和許多人的想法一樣,最擔心的還是健康問題,在吃了富集(ji)核素(su)的海鮮之后(hou),會(hui)對我們造成多(duo)大的危害呢?

北(bei)京師范大(da)學國(guo)家安全(quan)與(yu)應急(ji)管(guan)理學院(yuan)研究(jiu)員余(yu)雯表示:“放射性核(he)素對健康的(de)影響會隨時間積累,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會顯現出來!也就是(shi)(shi)說(shuo),這(zhe)種危害(hai)是(shi)(shi)無法預估的!
日本核污水排海(hai)消(xiao)息一出(chu),不僅引爆了國際輿論,更是點燃了社會各界對核廢水處理的深刻思考。既然(ran)中(zhong)國受核污水影響(xiang)不可(ke)避(bi)免,那么(me)我們又(you)應該如何應對?目前有哪些放射性廢水處理技術值(zhi)得關注?
1、蒸發濃縮法
廢(fei)水(shui)中(zhong)的放(fang)(fang)(fang)射(she)性(xing)核素,特別是不可揮發(fa)性(xing)的放(fang)(fang)(fang)射(she)性(xing)核素都留在(zai)了(le)殘液中(zhong),因(yin)此將放(fang)(fang)(fang)射(she)性(xing)廢(fei)水(shui)通(tong)過蒸發(fa)濃縮(suo)法(fa)處理,能將大部分的放(fang)(fang)(fang)射(she)性(xing)核素(除氚、碘(dian)等極(ji)少(shao)數元素外(wai))濃縮(suo)在(zai)蒸發(fa)殘液中(zhong)。
蒸發濃縮法有很高的去污系數和濃縮系數,靈活性大。可處理高、中放射性廢水,也可處理低放射性廢水;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方法聯合使用,是一種行之有效又可靠的方法。
但蒸發濃縮法也存在一些缺陷,該方法不適合處理含有揮發性核素和易起泡的廢水,熱能消耗大,運行成本高,蒸汽發生器容易腐蝕、結垢,不易氣液分離,還存在爆炸等安全問題。
2、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是用離子交換劑分離除去水中(zhong)呈離子狀態放射性核素的一種(zhong)方法。
由于用離子交換樹脂處理(li)放射性廢水具有操作簡(jian)便(bian)、容易(yi)實現(xian)自(zi)動化、去(qu)污凈化效果好的優點,因此離子交換法已經被廣泛運用于放射性廢水處理工藝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離子交換樹脂適用于含鹽量較低的廢液(含鹽量較高時費用較高),因此現在許多處理放射性廢液的離子交換工藝主要是幾種方法的組合。
比如,絮凝(ning)-離(li)子(zi)交換、絮凝(ning)-電(dian)滲(shen)(shen)析-離(li)子(zi)交換、蒸餾-離(li)子(zi)交換、反(fan)滲(shen)(shen)透-選擇吸附、超濾-反(fan)滲(shen)(shen)透-電(dian)滲(shen)(shen)析等,組(zu)合工(gong)藝能(neng)獲得高去(qu)污系數(shu),且比較(jiao)經濟、合理。
3、化學沉淀法
沉淀(dian)法是(shi)目前處(chu)理中、低放廢水較為成熟和常用(yong)方法之(zhi)一。
其原理是(shi)由(you)于(yu)(yu)放射(she)性核素多(duo)以離子(zi)或膠(jiao)體(ti)(ti)形式存在于(yu)(yu)溶(rong)液中,通過加入(ru)絮凝(ning)劑或載體(ti)(ti)物(wu)質發生沉淀、共(gong)沉淀的反應(ying)將放射(she)性核素從廢水中去除,從而達到(dao)凈化(hua)廢水的目的。
化學沉淀法的優點是工藝流程和設備簡單、費用低廉、可處理雜質(懸浮顆粒、膠體、有機物等)較多的廢水。
但同時,其也存在一些較為突出問題,例如去污(wu)因(yin)子較低、減容倍數偏小(xiao);產生(sheng)污(wu)泥需要(yao)二次處理,增加了處理工作量及二次污染風險等。
除(chu)此之外,該方法難以實現自動化連續運行(xing)也是限制其進(jin)一步發展和應用的重要因素。
4、膜處理法
膜分離法是(shi)一(yi)種新型分離技術(shu),借助選擇(ze)透過性的薄(bo)膜,以(yi)壓力差(cha)、溫度差(cha)、電位差(cha)等為(wei)動(dong)力,對放射(she)性廢水混合(he)物實(shi)現(xian)分離。
該過程具有無(wu)相變、分離效率高、能耗低(di)、工藝和(he)設備簡(jian)單、操(cao)作(zuo)簡(jian)便等特點,在國外發達國家已實現工業化。
需要(yao)(yao)(yao)說明的(de)是(shi),由于膜處理(li)對水(shui)質的(de)要(yao)(yao)(yao)求較(jiao)高(gao),所以一般需要(yao)(yao)(yao)與其它廢水(shui)處理(li)技術(shu)相(xiang)結(jie)合(he),如過(guo)濾、吸(xi)附等(deng)。若需要(yao)(yao)(yao)對廢水(shui)進行高(gao)度濃縮,則還需要(yao)(yao)(yao)蒸發過(guo)程。
對于含有不溶性顆粒、膠體及懸浮物的廢水,核素往往存在于顆粒、膠體及懸浮物上,通過對廢水進行常規的預處理,不僅可以除去部分的放射性核素,還可以為后續的膜處理方法提供滿足要求的水質。
5、生物處理法
當含(han)有(you)有(you)機物(wu)質的放射(she)性廢(fei)水難以(yi)用蒸發和離子交(jiao)換等方法處理時,可以(yi)先經過生物(wu)處理使(shi)廢(fei)水中的有(you)機污(wu)染物(wu)礦化為無機物(wu),為后(hou)續(xu)的處理創造條(tiao)件。
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菌體作為生物處理劑,富集回收處理存在于放射性廢水里放射性核素的新興放射性廢水處理方法,具有價格低廉、操作簡便、不產生二次污染物等突出優勢。
微生(sheng)(sheng)物和放射性(xing)(xing)核素的(de)(de)相互作用(yong)方(fang)式(shi)較多(duo),有沉淀作用(yong),氧(yang)化還(huan)原作用(yong),靜電吸附作用(yong)等。其主(zhu)要原理(li)是利用(yong)生(sheng)(sheng)物產生(sheng)(sheng)、分泌的(de)(de)物質同(tong)放射性(xing)(xing)核素進行相互作用(yong)。
相關研究表(biao)明,原核微生物在(zai)金(jin)屬離(li)子還原過(guo)程中(zhong)(zhong)具有很高的(de)效(xiao)率,而且進一(yi)步細菌在(zai)地下水溶解鈾的(de)處理中(zhong)(zhong)可(ke)扮演重要的(de)作用。
但遺憾的是,現(xian)有微生(sheng)物(wu)對水質的適應(ying)能力較弱,易受到環境中溫度,pH值,有機(ji)物(wu)種類和含量等因素變化的影響,使得生物處理法在應用中受到很大限制。
6、泡沫分離技術
在核電運行及核燃料循環的(de)(de)各個(ge)環節(jie)中會產生大(da)量含(han)有金(jin)屬離子的(de)(de)放(fang)射性(xing)廢液(ye),傳統的(de)(de)處(chu)理方(fang)法普遍存在投(tou)資大(da)、處(chu)理效果差等缺(que)點。
近年來,將泡沫分離技術運用在去除放射性廢液中微量金屬離子是一個熱點。放射性廢液中的金屬離子與加入的化學試劑形成沉淀物或與加入的表面活性劑形成配合物被泡沫帶出,該過程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活性劑的種類及濃度、溶液的 pH 值和氣體流量的大小。
一般(ban)來講(jiang)核污水處理就兩個原則(ze),要么用技術手(shou)段將放射(she)性污水濃縮,與人類(lei)生(sheng)長環境分(fen)離;要么就稀(xi)釋(shi)和擴散來降低(di)危害。
在這5種方案中,將核污染水排入海里是成本最低的,于是不(bu)出意外的,最終,日本(ben)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還(huan)是地選擇了最省(sheng)(sheng)錢、最省(sheng)(sheng)事的(de)一種,直接把(ba)核廢水排到(dao)海里,將本該由自身承擔的責任轉嫁給全人類。要(yao)知道(dao),即使海(hai)洋(yang)擁有自凈能力,也無法凈化掉各種放射性物質,到最后(hou)就是危害全人類。
其實,在近日(ri)日(ri)媒報(bao)道稱,多名外交人士透(tou)露(lu),中俄兩國政府曾于7月要求日本政府“探討向大氣排放”福島核污水,向日本(ben)政(zheng)府提出了(le)20項(xiang)質詢清(qing)單,主(zhu)張通過蒸(zheng)發排入大氣。但是遭到了日本政府的拒絕。
真的沒法忍好嗎!海洋是屬于全人類的,不是某些國家的下水道,對于日本這(zhe)種單方面強行啟動(dong)福(fu)島核污染水排海的行為(wei),必須堅(jian)決反對(dui)!
外交部也表態(tai)了:8月24日,外交部發(fa)言人就日本政(zheng)府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發(fa)表談(tan)話中稱,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jiao)涉,要求日方停止這一錯(cuo)誤行為(wei)。

不如來(lai)點實(shi)際(ji)行動(dong),希望這(zhe)種危(wei)害全人(ren)類(lei)的(de)行為早點停止,采取更適合的(de)解決方案!
轉載自(zi):化工好料到來源(yuan):廣州化工(gong)交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