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3月5日上午召開,3月11日下午閉幕,兩會期間,多位石化行業的代表都提出以下建議:
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支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戴厚良委員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著力推動化石能源低碳化。統籌推進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重點加大對頁巖氣、煤巖氣等非常規資源規模有效開發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續提高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發揮對化石能源低碳轉型的支撐作用。
二是著力推動新能源發展規模化。加快推進以沙戈荒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大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力度,支持“綠電直供”,促進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納;加強新型儲能等技術研發,充分發揮氣電調峰作用,補強調節能力短板,推動電力系統向適應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進。
三是著力推動煉油化工產業高端化。按照“綠色低碳、先進高端、市場導向、總量控制”原則,加強對煉油化工產業的引導和監管;支持企業大力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化學品等生物產業,擴大高端合成材料、專用化學品的國產化規模,提高低碳和零碳高端石化產品比率。
四是著力推動環保產業優質化。以減污降碳、擴綠增長為目標,引導環保企業由單一環境要素末端治理轉向跨領域、多要素、系統協調的綜合治理,從傳統的污染治理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升級。
從源頭上做好降碳減污擴綠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黨組書記、董事長馬永生主要聚焦“新型工業化”“新質生產力”“綠色低碳轉型”等熱點話題。
“對中國石化乃至整個能源化工行業而言,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培育新質生產力是一道重大考題。隨著人工智能快速突破,科技浪潮正深度重構人類發展進程,全球能源體系正經歷結構性變革,新型低碳發展范式加速破繭。能源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繼續向科技創新要答案。”馬永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雙碳”背景下,能源行業如何走好綠色發展之路也備受關注。對此,馬永生表示,要以推進產業結構、用能結構優化調整為重點,從源頭上做好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文章。
推動化工行業進入有序良性競爭狀態
中國石化安慶分公司代表劉曉華建議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全國統一監管體系,進一步深化石化化工行業供給側改革,制定行業產能總量控制與結構調整規劃,建立產能動態監測平臺,實時預警過剩風險。同時,完善市場機制,規范市場行為,建立石化化工產品過剩產能預警清單,規范行業內企業經營行為,打擊不正當競爭,推動石化化工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
高質量發展化工中試基地
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提出加強頂層設計與政策引導,匹配區域產業集群發展,合理規劃中試平臺建設。鼓勵支持龍頭企業與政府和科研院所共建“開放共享”的大型綜合中試平臺,深化變革中試平臺建設運行的體制機制。
加快可回收、可再生材料產業化進程
全國人大代表、萬華化學董事長廖增太建議制定行業最低使用比例,推動綠色轉型。建立國家級標準體系,規范行業發展,加強國家級檢測認證機構的建設,提高其檢測能力和服務水平。
完善設備更新政策
金陵石化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張春生建議盡快推動三項專用設備政策配套升級與完善,進一步加大設備更新改造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財政貼息政策適用范圍和程序。
多能融合互補促進化學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化學黨委書記、董事長莫鼎革建議加大資金投入,支持綠色化工技術研發和工業化試驗示范。建立健全適應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綠色低碳轉型實際需要的綠色產品評價體系,加大審批支持,引導跨界融合新產業模式加快發展。
多措并舉解決拖欠建筑施工企業工程款
全國人大代表、四化建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鴻提出強化建設項目的建設資金落實與資金使用過程監管,修訂規范合同條款,明確剛性支付時限,構建信用聯合懲戒機制,加大違約成本的懲戒,完善糾紛化解機制,降低維權成本。
嚴控乙烯、丙烯產能,助力烯烴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工商聯執委、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建議出臺更加嚴格的準入標準,控制乙烯、丙烯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產業升級。加大企業科技創新支持力度,鼓勵企業走出去,促進產能在全球合理布局。
轉載自:化工好料到
來源:外加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