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21%?碳關稅10月1日生效!化工、塑料等多行業或遭重創!
時(shi)間:2023-09-20 10:06:23 來(lai)源:創始人
點擊:0次
9月(yue)14日,在商務(wu)部(bu)例行新聞發布(bu)會上,有媒體提到,歐盟委員會對外公布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過渡期實施細則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盡管歐盟方表示碳邊境調節機制的目的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問題,但有分析認為,歐盟此舉是為提高其產品競爭力。
碳關稅是一個邊境措施,核心是產品的碳含量。碳關稅學名又稱碳邊境調節機制,英文簡稱CBAM,該機制(zhi)是指某(mou)些(xie)商品在生(sheng)產時(shi)會釋(shi)放二氧(yang)化碳等溫室(shi)氣體(ti),這些(xie)商品進(jin)入歐盟關境時(shi),需要向歐盟額外支付一筆款項,其數(shu)額與商品制造時釋放(fang)的溫(wen)室氣體(ti)數(shu)量(liang)相關。
2022年12月,歐洲議(yi)會和(he)歐洲理事會達成一項臨時協議(yi),確定歐盟碳(tan)邊境調節(jie)機(ji)制(zhi)將于2023年10月開始試運行,過渡期至2025年底,2026年正式(shi)起(qi)征,并(bing)在2034年之前全面實(shi)施。至此,歐盟(meng)將成為(wei)世界上第一(yi)個征收“碳關稅”的經濟體。這也意(yi)味著(zhu),供應鏈上任何一個環節的高碳排放,都將導致出口產品付出更多的碳管制成本。
其(qi)實無論是(shi)歐(ou)盟還是(shi)中國,機器和(he)車(che)輛(liang)、化學品(pin)和(he)其(qi)他制成(cheng)品(pin)在雙方進出口中都占主(zhu)導地(di)位,碳(tan)關(guan)稅的實施也將對我國化工行業造成(cheng)重大影響。2022年我國出(chu)口(kou)歐盟的優(you)勢(shi)商品主(zhu)要(yao)集中在電機、機械(xie)器具(ju)、車輛、家具(ju)燈具(ju)、有機化學品、玩具、服裝、塑料、儀器設備等品類。從數據情況來看,我國在化工原料及其相關產成品的貿易往來中占據重要地位。
根據2022年中國主要化(hua)工細分(fen)領域出口金額(e)的數據來看,2022年我國出口至歐盟的有機化工品金額占比達到了20%以上。

目前,歐盟CBAM征收范圍僅局限于鋼鐵、鋁、水泥等率先覆蓋的行業。但其(qi)實,去年6月,“碳關稅”修正案中就包括有機化學品和塑料,雖然(ran)已經“落地”的歐盟CBAM中(zhong)暫未(wei)包(bao)含這兩項(xiang),但(dan)是在未來(lai)極有(you)可能隨著下(xia)一階(jie)段“碳關稅”擴(kuo)大征收范圍而被納入(ru)。如果歐盟對這(zhe)類產(chan)品征收(shou)“碳(tan)關稅”,將對我(wo)國化(hua)工行業(ye)(ye)產(chan)生重(zhong)大(da)影響,推(tui)高(gao)我(wo)國化(hua)工行業(ye)(ye)出口成本,加劇基礎大(da)宗(zong)化(hua)工產(chan)品的市(shi)場競爭,使(shi)得化(hua)工行業(ye)(ye)出口貿易面臨更(geng)大(da)挑(tiao)戰。可以預見今后做化工有多難了,可以說碳關稅直接影響我國化工企業的制造成本,按照歐盟行業先進技術標準,我(wo)國(guo)石化產品有可能是達不到(dao)碳排放標準的,想(xiang)要(yao)出(chu)口(kou)到(dao)歐盟則(ze)需要(yao)額外繳納碳關稅。目前(qian)像(xiang)有機化學品、橡膠制品等產品我(wo)國出口比(bi)較(jiao)依賴(lai)歐盟市場,碳(tan)關稅實(shi)行必然帶來存出口成本增加、價格優勢削減的風險,甚(shen)至未來這(zhe)些(xie)產品在歐盟(meng)市場的份額(e)也可能縮減。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稱,如(ru)果“碳(tan)關稅(shui)”全面實施,在國(guo)際市場上(shang),中國(guo)制造可(ke)能(neng)將面臨平均(jun)26%的關稅(shui),出(chu)口量可(ke)能(neng)因(yin)此(ci)下滑21%。企(qi)業若要(yao)想達到進口(kou)國(guo)家所要(yao)求的(de)(de)低碳標準,要(yao)么加大研(yan)發技(ji)(ji)術,這需要(yao)大量的(de)(de)技(ji)(ji)術投入(ru)和(he)人才(cai)投入(ru),增加的(de)(de)是(shi)技(ji)(ji)術研(yan)發成本和(he)人才(cai)成本;要(yao)么購(gou)買國(guo)外的(de)(de)先(xian)進技(ji)(ji)術和(he)設備(bei),這是(shi)設備(bei)的(de)(de)投入(ru),不論是(shi)哪種哪種方(fang)式都意(yi)味(wei)著生產(chan)成本的(de)(de)增加。如今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等問題正在倒逼國內化工企業轉型升級,國家多次出臺相關政策、措(cuo)施,以推(tui)動化工產業由傳統轉型為現代化,如(ru)今(jin),留給行業實現低碳轉型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可以預見未來化工行業又將面臨一場行業轉型"大淘殺",希望各位化工老友們多未雨綢繆,加速企業節能減碳技術應用和項目投資,只(zhi)有加快(kuai)轉型步伐(fa),才能不被市場淘汰!